机床配件热处理工艺-机床配件热处理-豪特机械制造售后保障

价    格

更新时间

  • 来电咨询

    2020-9-2

卜经理
13562499102 | 0534-2697802    商盟通会员
  • 联系手机| 13562499102
  • 主营产品|尚未填写
  • 单位地址| 德州经济开发区
查看更多信息
本页信息为德州豪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机床配件热处理工艺-机床配件热处理-豪特机械制造售后保障”产品信息,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机床配件热处理工艺-机床配件热处理-豪特机械制造售后保障”价格、型号、厂家,请联系厂家,或给厂家留言。
德州豪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提供机床配件热处理工艺-机床配件热处理-豪特机械制造售后保障。

淬火:将钢奥氏体化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使工件在横截面内全部或一定的范围内发生马氏体等不稳定组织结构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将经过淬火的工件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用符合要求的方法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碳氮共渗:碳氮共渗是向钢的表层同时渗入碳和氮的过程。习惯上碳氮共渗又称为  ,机床配件热处理,以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和低温气体碳氮共渗(即气体软氮化)应用较为广泛。中温气体碳氮共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低温气体碳氮共渗以渗氮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

调质处理quenchingand tempering:一般习惯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调质处理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它的机械性能均比相同硬度的正火索氏体组织为优。它的硬度取决于高温回火温度并与钢的回火稳定性和工件截面尺寸有关,一般在hb200-350之间。








降温出炉阶段:

1、扩散一定时间后,可以出第二只外试棒,检查层深达到技术要求后,即可降温出炉,否则延长扩散时间。  

2、扩散结束后,即可断电随炉降温,这时滴剂和扩散相同。

3、如渗碳直接淬火的,一般降至840~860oc保温20~40min ,使零件内外温度均匀后出炉淬火。

4、对需要重新加热淬火的零件,可随炉降至860~880oc出炉空冷或入冷却井冷却,夏天空冷缓慢,工件会析出网状碳化物,可用风扇吹冷,也可不降温直接空冷(50crmnti),高温空冷工件表面会加速氧化脱碳。对不渗碳部位预留加工余量的零件,机床配件热处理加工,渗碳后出炉空冷或进冷却井。

5、如零件入冷却井,机床配件热处理厂家,井壁夹层应通水冷却迅速降温,同时向井内通保护气或---使其燃烧,盖好井盖堵死排气孔,使井内呈还原性气氛,以减少氧化脱碳。


1.对于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韧性要求的塑料模具,要选用渗碳钢来制造,并把渗碳、淬火和低温回火作为终热处理。

2.对渗碳层的要求,机床配件热处理工艺,一般渗碳层的厚度为0.8~1.5mm,当压制含硬质填料的塑料时模具渗碳层厚度要求为1.3~1.5mm,压制软性塑料时渗碳层厚度为0.8~1.2mm。渗碳层的含碳量为0.7%~1.0%为佳。若采用碳、氮共渗,则耐磨性、耐腐蚀性、防粘性就---。

3.渗碳温度一般在900~920℃,复杂型腔的小型模具可取840~860℃中温碳氮共渗。渗碳保温时间为5~10h,具体应根据对渗层厚度的要求来选择。渗碳工艺以采用分级渗碳工艺为宜,即高温阶段(900~920℃)以快速将碳渗入零件表层为主;中温阶段(820~840℃)以增加渗碳层厚度为主,这样在渗碳层内建立均匀合理的碳浓度梯度分布,便于直接淬火。

4.渗碳后的淬火工艺按钢种不同,渗碳后可分别采用:重新加热淬火;分级渗碳后直接淬火(如合金渗碳钢);中温碳氮共渗后直接淬火(如用工业纯铁或低碳钢冷挤压成形的小型精密模具);渗碳后空冷淬火(如高合金渗碳钢制造的大、中型模具)。


机床配件热处理工艺-机床配件热处理-豪特机械制造售后保障由德州豪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提供。“德州热处理加工,德州热处理厂家,德州热处理”就选德州豪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www.dzrclgs.com),公司位于:德州经济开发区,多年来,豪特机械制造坚持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联系人:卜经理。欢迎广大新老客户来电,来函,亲临指导,洽谈业务。豪特机械制造期待成为您的长期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文链接:https://tztz103189.zhaoshang100.com/zhaoshang/209543214.html
     关键词: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